4月23日,两年一度的上海车展正式开幕,作为新汽车革命下的高级别车展,本次车展以 “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参展企业涵盖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智能驾驶、供应链技术等多个领域。智能汽车时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阶智驾、AI大模型、多模态感知等前沿技术加速落地,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将在上海车展正式亮相。
我们也看到更多汽车高管发表观点,预判未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玮表示,要让越野车用户买得起更用得起;智能化配置降低驾驶者的专业性要求。
以下为采访实录:
新浪汽车: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是2025上海国际车展北京越野的展台。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玮先生。也麻烦宋玮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
宋玮:各位直播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北京汽车的宋玮。
新浪汽车:宋总,请问北京越野这次有哪些官改车型的发布,您能不能具体说一下都有什么项目?
宋玮:好。大家非常了解北京越野的产品线,我们这个产品从BJ30(配置|询价)到BJ60(配置|询价),再到我们的这次重磅发布的BJ 40(配置|询价)增程以及系列的官改套件。我们BJ 40增程实际上在4月7号上市之前就已经预售了。在这个发布会上,我们同时发布了三个官改车衣,分别是丝路铁骑、悟空和哪吒。这既是结合当下的热点,也是积极响应传统文化。本来我们这三款车衣做出来是希望展示我们车的多样性,就是可以变得很酷很潮,也可以很古典很经典。没想到大家对这三个车衣都非常喜欢。所以这次我们也决定把这个三款车衣同时上架我们的APP商城让大家可选。
我们还准备了更大改动的一个产品,就是我们身边的这台赤兔版。这台赤兔版不仅有非常靓丽的、饱和度非常高的红色,也是我们全新的尝试,让它车漆更亮、更有品质感。同时把越野性能的配置(包括前后保险杠、拖车绳、射灯、涉水喉、车顶行李架、还有侧爬梯)全都安排上。还有,我们配置了氮气减震和较大的泥地轮胎,这些都是越野性能配置。很有意思的是我们这台车是和360 集团一起共创的,所以我们在车机内为了车辆信息安全、隐私安全增加了360安全卫士。在一些不得不把车交给陌生人场景下(比如说代驾、维修等情况下),能够很好地保护我们的位置、目的地、车内通讯录等这些信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提高它的整体的安全性。
这些官改的呈现并不是说我们就要把它原封不动地装在每一台车上或者只卖这些套件,而是说要给大家展示的是我们车改装的可能性。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搭建一个更丰富多彩的改装玩车的生态,能够让产业链里面更多的伙伴和我们的用户一起产生互动,大家各取所需,按照自己用车设想、用车场景去改出你自己心中最美、最适合、最酷炫的那台车。让它陪伴着你去成就你的愿望,成就你的美好的出行体验。
新浪汽车: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官改套件都是可以合法上牌,正常年检的对吧?
宋玮:对,这些是我们用一种比较特殊的、比较新的模式。我们这个先来做公告,然后让大家保证这个官改方案可以上牌,同时我们会在实施过程中把车和官改套件尽可能地分离,这样尽可能地缩短大家提车的周期,不会因为某个订单的改装比较特殊而过多延长这个周期,我们也在不断努力去创造这种新的模式。
新浪汽车:除了这些官改的套件发布,接下来我们北京越野还有哪些产品规划跟产品布局?
宋玮:我们的产品不仅面向的是最热爱户外的朋友,我们也发现追求更多的个性化、更多的户外出行体验是越来越多用户的诉求。我们会进一步的拓宽我们的产品线,把年轻人和新晋家庭以及更年长的用户(比如刚刚退休准备自驾去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叔叔阿姨们)的需求都囊括进来,然后变成我们更丰富的产品线,去满足大家出行也好、户外也好,还是日常通勤也好,追求个性化的特征、个性化的体验,也兼顾日常出行的经济性和舒适性。
我们做到坚固的产品,同时也会在具体技术上进行深耕,对电机效率、对电池持续升级,并且提升我们内部座舱和辅助驾驶的水平,以及车内的舒适性、豪华性和时尚感,来给大家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第三空间。用这种相对聚焦的方式,尤其是在技术和架构上聚焦,同时在产品上延伸,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在出行和户外场景下的体验诉求,来服务更多的用户,满足大家的梦想。
新浪汽车:我听到您刚才多次强调长途出行,我们也看到BJ 40增程这款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1,000多公里。那么BJ 40增程是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的超长续航?
宋玮:其实提到这个超长续航的测试,大家可能就会觉得“哎,这事可能跟我没什么太大关系”,毕竟也不会有很多的机会要往返1,000公里的场景。但实际上大家想一想,如果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就意味着你可能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只需要加一次油。那它换算成每天或者每次出行的成本就会非常低。反过来讲,就是我的每公里能耗更节省,实际上就更省钱。所以我们在不停的在做长里程的测试,不仅是要打消大家的续航焦虑,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们之前用户的一些担忧,尤其是买得起用不起硬派SUV的这种担忧给打消掉,而且是用实打实的真实场景测试做给大家看,不只是账面或理论上的值。
我们在城市的长途,有风有雨、有上坡下坡的真实的场景之下做出来的油耗。到底是什么让大家做到心里有数。是自然而然的事实有自身的说服力,好产品有自己的说服力。我们相信大家看到这个结果自然会有自己的评价。至于怎么样实现,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过程。刚才提到它本质是低能耗,大家也看到我们车的这个造型,它的风阻系数天然就不会低。但我们怎么能帮它实现更低的能耗?实际上我们选择的增程技术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它本质上就是电驱动加上它补能的便利性以及我们关键的电驱、电池、增程器,还有轮胎这几个大系统的低能耗,最终造就了整车的低能耗,实现了更好的续航里程。
新浪汽车:安全是BJ 40增程此次在硬件安全上的一个亮点,您能方便介绍一下吗?
宋玮:我觉得这件事最核心的还是我们对用户负责任的初心。因为我们非常了解硬派SUV的使用场景,也非常了解大家对安全的顾虑:既包括对电的顾虑,也包括在日常行驶过程中对事故的顾虑,所以我们要把防护做到位,尤其是对大家担忧的事情和极限的情况下都要把它做到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比如说我们现在BJ 40增程这款产品里大家已经看不到防滚架,但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内嵌到了车身的结构之中,它始终还是在保护着大家的安全。我们也用一些极限的测试让大家看到,有防滚架的车在侧翻的情况下真的是能保护成员。
同时,我们在底盘、车架和电池之间做了一个柔性的结合,来保证高扭转的情况下电池壳不会被扭裂。同时车架强度,保证在碰撞的时候电池本体不会过多的受力。用这种方式兼顾了通过性和电池的安全性,最大化地打消大家的顾虑。因为硬派SUV的特色,经常会去走一些烂路,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石子飞溅的冲击,而很有可能是一些尖锐的石头托底。在这种极限的情况下,我们的电池下的玄武护甲的底护板不仅可以抗冲击,即使冲击之后产生了形变也留出了非常大的空间来应对这个形变,不会对电池包本体造成冲击,从根本上来减少电池受损带来的安全隐患。刚才我也提到了除物理上的保护之外,我们在数据隐私安全上也做了相应的安排,这些都是从用户的实际呼声和场景出发来做到的全方位安全。我们想安全是一切的基础,所以我们愿意把这些笨功夫做到位,给大家周全的防护。
新浪汽车:目前智能化与新能源是两大趋势,BJ40增程这款车让我们切实地看到了北京越野在新能源方面切实的动作。接下来在智能化咱们有什么样的发力趋势?包括您认为智能辅助越野是伪命题吗?
宋玮:其实智能化我们现在谈的更多的是两方面:一个是智能座舱,另外一个是辅助驾驶。
这个是我们智能化应用或者说现在大家关注较多的场景。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智能,就是智能底盘,就是我们在底盘的驱动形式和选择不同的路况之下制动力如何分配、驱动力如何分配、什么时候驱动、什么时候能量回收、能量回收和制动又如何协调,来保证我的车辆既能最大化的省油、省电,又能不失稳,横向不会打滑甩尾。这三个点综合在一起才是未来智能化的关键。
刚才你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就是“智能越野是不是一个伪命题”。我觉得越野只是车辆的一种使用情况。我们的车在不断的进化,智能的座舱、智能的底盘,加上辅助驾驶的能力叠加在一起,会让我们的车更好地适应环境,对驾驶员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低,对驾驶员临场反应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低,带给用户更低的劳动强度、更好的驾乘体验和更安全的出行保障。所以这些是我们整个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具体到北京越野而言,我们在这三个领域都在努力做自己的尝试。就拿大家可能目前还没有广泛意识到的智能底盘为例。我们在去年广州车展上已经发布了分布式驱动,可以原地转圈的越野车;在这次北汽集团也发布了技术品牌最新成果的展具,是四个轮毂电机的驱动形式。在这条路上我们还在继续探索。加上更好的车身姿态控制,实现x、y、z三个轴,包括扭转和转距的控制,最终实现更广泛场景的适应和更好的车辆匹配。所以我相信这些默默的付出最终会呈现出更好的产品交付到每一个用户手中,帮助大家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探索自己的未知,到没有人去过的地方,看最美的风景,去经历人生的每一个精彩时刻。
新浪汽车:好的,谢谢宋玮总给我们非常详细的解释。那么我们也祝北北京越野像身边的这台赤兔一样能够越来越红火。
下一篇 没有了